今天接着“麦克乐“之最”(一):中国最早的体育系主任”一文聊麦克乐这位大家。作为美国近代体育奠基人之一的Charles H. McCloy (1886-1959) 在美国体育界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他的中国名字叫麦克乐,和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颇为深厚的渊源。

Charles H. McCloy(1886-1959)
让我们先来看看麦克乐成长背景。麦克乐出生于1886年,其父早逝,小麦克乐很早就开始干零活儿替母亲分解生活的重担。身体瘦弱的麦克乐在12岁那年买了一本The Athletes’ Guide (《运动指南》)的小册子,开始依葫芦画瓢进行自我训练,从此爱上了体育。
麦克乐的大学生涯是在美国俄亥俄州一所叫Marietta College(玛丽埃塔学院)的私立文理学院度过的,爱好体育的他也到哈佛大学听过当时很多著名体育教授的课。


上世纪初的美国,很多规模并不大的私立文理学院教学水平却很高,有些比著名的公立大学还要难进。

这是当年就读Marietta College(玛丽埃塔学院)时McCloy(麦克乐)的本科成绩记录,由此可见当时美国这些文理学院非常注重基础教育,第一学期还包括《圣经》的学习。麦克乐对语言尤为感兴趣。除了一个“C”,少数几个“B”以外,都是“A”。McCloy是个好学生!

Charles H. McCloy
1911年,McCloy(麦克乐)从Marietta College(玛丽埃塔学院)研究生毕业以后,又到美国著名的John Hopkins 医学院学医两年。1913年(民国二年)10月,他应中国基督教青年会(The Chinese National Council of the YMCA)的召唤,放弃了在美国继续学医的机会,万里迢迢来到袁世凯当选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政局动荡不安,贫穷落后的中国。麦克乐当时负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的体育传授。

上世纪20年代的南京通济门外大街
除了1919-1920年间麦克乐曾经短暂地离开中国回到美国看病以外,从1913-1926年漫长的十几年时光,McCloy(麦克乐)一直呆在军阀混战中的中国专心钻研并传授体育。麦克乐很有语言天赋,到中国后不久,他就很快能够流利地讲中文,并且逐渐掌握了使用中文表达知识与思想。


上世纪20年代的南京秦淮河
1915-1926年,麦克乐在中国一共著有和翻译了24本书,并且在当时的 《中国体育与卫生保健》(Th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ygiene,应该是中国第一本体育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到后来,这位高产且精通中英文双语,在民国奇货可居的美国体育专家麦克乐先生出任了《中国体育与卫生保健》的主编。
到了1926年,麦克乐回到了美国,先在底特律教师学院短暂任教,之后进入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于1932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46岁的McCloy(麦克乐)已经是美国运动科学院的院士(McCloy的院士编号是27,我的院士编号是450)。McCloy这个年龄和资历(教授+院士)拿博士(不是荣誉博士)应该算是个世界纪录!
1930年,麦克乐被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聘为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并在那里任教一直到1954年退休。

美国爱荷华大学
McCloy(麦克乐)一生著书立说,共出版了32本体育专著,主持过3个主要的美国政府报告,发表过290篇文章,参与指导过230名硕士研究生、46名博士生的论文,是美国体育界一位真正的高产学者和受人尊敬的前辈与伯乐!
从学术上来讲, McCloy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我认为这三点到现在还非常值得当前中国体育界的借鉴与思考:
1. 体育必须先姓“体”!
上世纪初,受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新教育思想的影响,美国学者Jesse Williams 等提出了身心教育结合(“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把传统体育放在辅助其它教育的位置上。
麦克乐敏锐地预感到这一改变很可能会毁掉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最终导致学生们的体质全面下降。他大胆质疑“How about some muscles ?”( 难道肌肉不要了?),并且在其1940年出版的著名的体育哲学基础Philosophical Bas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一书中大声疾呼“体育必须先姓“体”!”(Education of the Physical)
McCloy(麦克乐)当年的振臂疾呼与大声呐喊虽然已经是70多年前的事了,但这个“先姓体”的呼吁,我认为对当前中国因为“快乐体育”改革而导致的全面体质下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每次重读McCloy的这本体育哲学著作,都会有新的读后感油然而生
2. 注重运动技能
McCloy强调:体育教育必须侧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因为只有掌握了运动技能的学生才能够享受运动,从而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这和中国国务院2016年5月提出的“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目标不谋而合。

美国芝加哥郊区一所高中的体操房
3. 科学体育
学生的体质改变、运动技能的提高必须用数字来科学表达。McCloy(麦克乐)所著的Tests and Measurements i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健康与体育的测验和测量》)大作直到现在还被我们体育测量界视为经典。

Tests and Measurements i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健康与体育的测验和测量》)
还有点2016年母校《中国高校体育百年庆典》的后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我帮助联系上的麦克乐的孙子William B. McCloy先生在他祖父离开中国90年后应邀于2016年秋天来到南京参加了百年庆典。而我在会上演讲的题目就是:体育就必须先姓“体”!

William B. McCloy先生和南师大体科院领导班子合影

William B. McCloy先生和我合影
朱为模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